中国文化资讯网 文化焦点 新生万物米兰展圆满收官:跨越时空的文化交响,共谱文明互鉴新章

新生万物米兰展圆满收官:跨越时空的文化交响,共谱文明互鉴新章

十天展期,吸引近万人次观众;41位中外杰出艺术家思想凝聚;15家参展机构共呈匠心;108件/组力作交相辉映……意大利时间10月12日,2025“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简称“新生万物米兰展”)在米兰·塞尔贝罗尼宫圆满落下帷幕。展期内,每天都有数百人自发到场参观,使意大利当地及世界范围内的观众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到了中国非遗文化和当代设计。这场以“历史绵延,社交不止”为主题,由阳光媒体集团主办、意大利中国理事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文化盛事,将非遗的千年底蕴与当代设计的先锋语言巧妙相融,为中意文化交流谱写了崭新篇章。

 

泸州老窖·国窖1573、柏联普洱茶、左右沙发、南洋迪克、凤阳家居、温州泰顺城市特色非遗项目、苏州丝绸博物馆、LAN珠宝等服饰、家具、陶瓷、酒器、茶、珠宝领域的中国品牌及机构联袂亮相,跨越古今中西、共启人类文明对话;Deep Green、中国家具协会、中国烹饪协会大力支持,首席显示技术合作伙伴京东方为展览提供独家技术支持,联想集团为展品介绍提供智能设备,让本次展览的呈现再次达到全新高度。

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新生万物”系列展览联合策展人杨澜

“新生万物米兰展”展出期间,吸引了来自设计、艺术、建筑等行业的意大利主流社会群体及大量米兰当地普通群众前来看展,每天有数百人自发参观,“展览在塞尔贝罗尼宫举行,场地本身就体现了意大利的装饰设计,代表着意大利的设计传统。而‘新生万物米兰展’也是关于设计和手工艺的,在这个宫殿里举办该展览可谓相得益彰”,米兰市欧洲事务顾问、欧盟基金与复苏计划(PNRR)委员会主席卡尔米内・帕琴特(Carmine Pacente)在现场道出了众多参观者的心声。

 

非遗新语,在“社交”中解码东方智慧

当叶锦添融合东西方服饰美学的《东鹤渐深》引发参观者驻足;当苏州丝绸博物馆以创意方式,活化非遗技艺,展现丝绸的当代魅力;当温州泰顺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展品与塞尔贝罗尼宫的古朴穹顶相映成趣……“新生万物米兰展”以独特的策展视角与精美的展陈设计,向意大利乃至全球观众生动诠释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蓬勃生命力。

 

意大利中国理事基金会(ICCF)主席马里奥·博塞利(Mario Boselli)在参观展览后直言,“从1975起,我去过中国350余次,见证了中国飞速的发展。此次展览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交流项目,为中意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大贡献。感谢杨澜女士能够把这种高档的、扎根于五千年中国文化的非遗艺术品带到米兰的参观者眼前。”

 

“新生万物米兰展”由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联合策展,创新性围绕“社交四‘相’”这一极具普世性与互动性的主题,引发中意两国人民乃至全球观众的深度互动。ICCF总经理马可·贝廷(Marco Bettin)表示,“我在意大利生活了20年,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新生万物展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也让我看到了两国艺术家之间的合作与联结。”

 

展览采用了明暗交织的双线逻辑。明线以“宴会”、“雅集”、“茶会”、“戏剧”四大东方经典社交场景为框架,将非遗元素巧妙植入其中,让古老的技艺在熟悉的社交情境中自然“复活”,变得可感、可触、可参与。暗线则深入剖析社交行为本身,围绕“相逢”、“相识”、“相知”、“相望”四个情感递进阶段,探讨“人-行为-空间”的动态关系。

东西互鉴凝共识,文明对话谱新章

“新生万物米兰展”的意义,远不止一场展览——它是中意文明对话的“实践场”,也是中国非遗走向世界的“桥梁”。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米兰总领事刘侃在与杨澜的交流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新生万物米兰展”一方面能够让众多来观展的朋友了解中国非遗文化,激发他们对中国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对非遗传承的热情与关注,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在国际交流和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让观展者体会中国文化的魅力,感受不同文化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参展品牌的一系列跨界实践,进一步成为连接东西方理解的“纽带”。泸州老窖·国窖1573将古法酿技融入宫灯设计,让意大利观众从“光影流转”间读懂中国酒文化的厚重;南洋迪克的家居作品,将中国传统木作技艺与现代居住需求结合,其“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理念,与意大利现代家具美学不谋而合;柏联普洱茶的展示则超越了“饮品”本身——从采茶、制茶的技艺演示,到“茶道”的沉浸式体验,让西方观众在袅袅茶香中感悟东方“慢生活”的哲学意蕴;凤阳家居的作品则以非遗织物为点缀,让传统纹样成为现代空间的“点睛之笔”,生动诠释了非遗“回归日常”的无限可能……

 

电影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视觉艺术家叶锦添也直言,“新生万物米兰展在海外的出现带来了不同反响,也给等待机会的艺术家和手艺人带来了更多的机缘和空间,期待它的出现能够在文化传播中带来新的飞跃,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做出属于自己的新的东西。”

 

随着展览圆满收官,“新生万物”的旅程暂告一段落,但它所开启的文明对话才刚刚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当非遗走出博物馆、走进社交场景、走进不同文明的对话中,它便不再是“静止的遗产”,而是“流动的生命力”。 从巴黎,到米兰,“新生万物”系列展览正带着中国非遗的温度与当代设计的活力,在更多国家搭建文明互鉴的桥梁,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约,必将激励更多人成为文明传承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让中国非遗的美,在全球文明的对话中,持续书写“新生”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nhuanews.cn/archives/4576.html

作者: lkf888888

心梗术后别松劲!落地关键期的长期管理计划,守护心脏健康

火星教育与新方法学校创始人黄金老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20537844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719530292@qq.com

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